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影子之美

时光踩碎了影子,匆匆,几度寒暑;光阴剪辑着目光,依依,旧日犹望!

 
 
 

日志

 
 
关于我

本博为本人原创(除标注外),需要刊用、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QQ 406902551 电子信箱:by0062@163.com 手机13037051970联系! This blog is original (except mark), please contact with QQ 406902551 E-mail address: by0062@163.com contact phone 13037051970!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2011-11-03 22:04:40|  分类: 图文之美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太行山北起燕山,南达豫北,横亘晋冀,绵延400余公里,山势巍峨险峻,沟壑纵横交错,风光壮阔雄浑。自远古时期太行山就有人类居住,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具有太行特色的村落,如古朴的珍珠散落在山梁沟壑。但是自80年代以来,由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拆旧屋盖新居热浪起伏,延续至今,致使太行山区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如凤毛麟角,难觅踪迹。所幸,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为数不多的古村落得以完整保存,山西盂县的大汖村,左权的老井村,河北井陉的大梁江村,虽然没有名气,但以其独具的特色,近来年逐渐被发现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成为人们观光旅游、探险远足、朝拜上香和抚古思今之地。

 

大汖村:深山里的布达拉宫

 

在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的深山沟谷中,有一个神秘的古村落大汖村,“汖”,打开康熙字典里说读pìn,但当地人念chang,去声。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因为原来进到大汖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所以取名“大汖”。因为大汖村的古民居依山而建,所以被当地人戏称为“深山里的布达拉宫”。 这种风格独特的立体式乡土建筑,完整保留了太行山区古老的传统与民俗,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看点:

大汖了正前方是一片大约30米见方的土质平地,一棵主干五米多粗的千年古槐将那数十条光滑而洁净的枝桠蓬勃而蜿蜒地伸向高空。往前瞻望,是鳞次栉比、椽檐相接、密密森森的一斜坡大小相仿的错落的房舍,每个外壁上都透着一两孔黝黑的方窗,仿佛一大队孩子们专情望远的眼神。整个村落建在一个石坡上,顺势而上,层层叠加,参差错落,房屋都用石头垒成,除了平房还建有二层和三层楼房,墙基多为光石垒砌,上围的墙泥赭中泛白,常常裸露些许各色不规的石子,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尽管百余院落之中三十座房屋已坍塌无状,四十座已在摇摇欲坠。然放眼一观,所有房屋尽收眼底,确实有些布达拉宫的气势。据说,大汖村是先人们根据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造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十年前,大汖村还有85户,320多口人。现在,大汖实际常住的只有11户,17口人。其中,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多岁。

攻略

交通: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北30公里,动车-北京或太原方向阳泉北站(盂县)下车,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自驾车-高速阳泉(北京方向)或寿阳(太原方向)下,到达盂县,前往目的地梁家寨乡大大汖。

食宿:梁家寨乡有多家温泉宾馆及家庭旅馆,大汖村有农家旅馆

 

老井村:因电影《老井》而改变命运的村庄

 

老井村位于山西省左权县拐儿镇石玉峧村, 2005年10月正式更名的老井村。“老井村”原来叫“石玉峧村”,位于巍巍太行山脚下,清漳河东畔的左权县东部山区,全村80户,这里曾经环境恶劣,交通闭塞,水源奇缺,沟里人祖祖辈辈为求生存,执著于打井,然村民打井151眼均为枯井,被人称为原始部落。1985年由著名导演吴天明执导,张艺谋、梁玉瑾、吕丽萍主演的电影《老井》在该村拍摄上映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因山里人不屈不挠的找水精神而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爱。

看点:

老井村地理位置的偏僻,耕作环境的落后,让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以石板顶、石头墙为主要特色的传统太行民居建筑。到了老井村,青山环绕中一幢幢小石屋仿佛雨后山间冒出的蘑菇,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村中随处可见的一眼眼枯井默默昭示着老井村辛酸的历史,这个时节,路边都是忙碌的农民的身影,看着他们艰苦的生存环境,粗糙的手,晒黑的脸,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会很艰难的,但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他们随意地开着玩笑,说着逗趣的话,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对待外来的游人相当地欢迎和友好。盛开在当地老乡脸上的笑容则让你感觉到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足,看着这样的笑脸,你会觉得自己其实应该比现在更快乐一点。

攻略

交通:位于太原西南百余公里处,北与阳泉相望,交通条件十分方便。两地长途汽车站每日有多趟发往左权县城的班车,从左权县城乘村村通班车或包车前往。自驾阳泉平定口下高速,沿207国道驶至拐儿镇即到。

食宿:县城左权有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拐儿镇也有招待及风味饭店,价格都比较实惠,以面食为主,老井村吃住条件也不具备。特产:核桃 小米。

 

大梁江:京风晋韵的石头古村

 

大梁江位于太行深山,河北井陉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本应是闭塞荒凉之地,但自打秦朝时起出太行的道路就从村旁而过,历朝历代都是从山西到河北再到北京的唯一通道。到了明清,经过历年的繁衍形成了一个大村庄。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完整保存下来,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314座,是一个完整的山区古村落。

看点:

大梁江依山就势而建,民宅建在两座山梁中间。山口上建了一座类似于阁楼的建筑,城楼里面门洞正面上方写有“接脉通全”四个字,寓意这城门恰恰把座山梁接起来了,也是吉祥发达之意。而城楼里面门洞反面上方“襟山带河”四个字则代表大梁江山河壮美,大梁江人襟胸开阔。走进在历史的风雨中静立了几百年的大梁江,像是进入一个石头砌成的童话世界,石头不仅铺在地上,制成石碾、石碑、石刻,盖成石头四合院,形成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群。石头垒积的文化淳厚、风格朴拙而充满古韵。

大梁江古属山西,因此民居具有山西建筑的特点,外墙高,有很强的防御性。房屋都是单坡顶,雨水都向院子里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由于当时大梁江村的晋商在北京经商,晋商生意发达以后回到家乡买房置地,受北京四合院影响和山地地形限制,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所以建筑又似北京四合院。最具代表性的是“武举人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该宅院有九个院落,相通相连,又各自独立,俗称“一宅九院”。整座院落高大宏伟,气势威严,是大梁江村最豪华的四合院群落。

攻略

交通:大梁江古村位于井陉西南约30公里年。井陉位于石家庄与山西阳泉之间,与山西阳泉接壤,石太铁路与京昆、京港澳高速公路从井陉通过。自驾阳泉或井陉口下,沿307国道可到达。井陉县城有通往大梁江村的小巴车。

食宿:井陉有不同价位的旅馆,建议住当地村民家,挺干净。特色烤馒头片、野菜饼、饹面,不妨尝个鲜,味道不错。

 

这些山村不大,村也无名。但却像一扇古老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人类农耕文明的足迹,获取许多历史信息。它们像是一个活的样本,阅读它,我们可以知道,人类曾经这样走过。我不知道,像这样的古村还有多少,但我知道,随着历史的一页页翻过,这样的古村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稀有珍贵。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3.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4.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5.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6.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7.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8.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9.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0.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1.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2.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3.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4.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5.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6.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7.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18. 
[图文原创]太行古村 散落大山里的明珠 - 影子 - 影子之美
  
  评论这张
 
相关小组: 行摄大地娱乐设计西部风光
阅读(1888)| 评论(5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