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查看详情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影子之美

时光踩碎了影子,匆匆,几度寒暑;光阴剪辑着目光,依依,旧日犹望!

 
 
 

日志

 
 
关于我

本博为本人原创(除标注外),需要刊用、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QQ 406902551 电子信箱:by0062@163.com 手机13037051970联系! This blog is original (except mark), please contact with QQ 406902551 E-mail address: by0062@163.com contact phone 13037051970!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2012-04-11 09:19:50|  分类: 美食之美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我的老家在太原阳曲县,叔叔一家一直生活在这里,过去住在地处偏僻的西庄,近几年搬入了县城黄寨镇,每逢过年过节我总要回老家看看,小时候记忆深刻的事就是吃糕,因为平时吃不到,所以觉得很稀罕,今年过年,叔叔一家一听说我要回去,早早就准备给我做糕吃。

油糕是很有特色的山西小吃,以黄米为皮,枣泥和豆沙等糖料为馅,经油炸而成的食品。山西大面积的丘陵半坡地,较适宜抗旱性强的黍子生长。当地人将黍子碾米叫软黄米,而磨成面粉,就是糕面,比白面稀罕,金贵得很。在山西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晋中、晋西北地区,逢年过节、娶妻生子、盖房上梁、婚丧嫁娶、往来宾客,以油糕待客很盛行。大家团聚在一起,男女老少齐上阵,说说笑笑地,热火朝天地包油糕,吃油糕,非常有气氛。一是取其“高”的谐音,寓意步步登高,富贵如意。二是所盛产的杂粮黍子面既黏又有糯性,“好吃不过油炸糕”嘛!

我刚进院门,远远地就闻到了黄米的香味儿,果然,婶婶这个当年村里远近闻名的做糕能手已经在锅台上开始战斗了。糕面(黍子去皮糠成黄米,磨成面粉)满满地放了一大盆,婶婶麻利地拌成略干的面块垒,又把蒸屉放在大锅上,将缝隙封严,底笼铺一层纱布,然后揭开锅,一边加火,一边往笼中撒湿面,哪里冒气往那里撒。撒完只盖锅十来分钟,便成粘粘的如面团一样的东西。面团出笼时婶婶手醮凉水,以极快的速度揉在一起,她说,这是“扎糕面”,这个是要技术的,既不让糕面凉了,也要确保手不烫伤,只见婶婶双手上下翻飞,扎好的糕面就放在盆里了。

捏糕的过程更有趣,婶婶先在手上抹点胡麻油,揪起一小块面团,揉圆用手捏成圆片片,包上早已准备好的枣豆馅,捏紧口成球状,然后用手按成扁圆形,一个糕坯就做成了。边捏糕,婶婶边给我讲怎么做馅,把红小豆,放入锅内,倒入水煮沸,再改用小火焖煮至软烂,红枣(如果是干红枣,要浸泡一夜)上蒸锅蒸熟去掉皮和枣核,煮软的红豆和枣用擀面杖轧成泥,根据口味儿再适量加入点白糖,就成馅料了。做馅的花样也很多,有红糖核桃仁馅、地瓜馅,还有豆腐鸡蛋菜馅,不管怎样,馅基本要做成熟的或半熟的。边和我说,婶婶手下的蓖蓖上,捏好的糕已经排满了,除了圆的,还有饺子状的,三角形的,看着就让人想吃。

开始炸糕了,只见大锅里的胡麻油翻滚着,婶婶不时下着一批批包好的糕,糕坯在不停的打着滚,不一会煮成了浑身起泡,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随着筷子的伸入,在油锅中捞出了香喷喷的、脆生生的油糕,一个个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婶婶把炸好的糕放在盘子里,又在上面撒些白糖,我急忙放嘴里一个,咬一口,粘粘的,软软的,散发着油香。真是外焦里嫩,舒黏滑润,筋绵香甜,美味又可口。

婶婶招呼大家坐在桌前,在老家有讲究,吃油糕要配大炖菜,将土豆块、炸地瓜干、白菜、粉条、猪肉、豆腐等混一块炖煮而成,这样有菜有饭有汤、有滋味有营养。过年了或者有贵客来了,做这么一顿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热热乎乎的饭菜,是另一种别样于七碗八碟的风情。我们一大家人红红火火地围拢一起,正应了今天的主食之意,一年更比一年好,一步更比一步“高(糕)”。

02扎好的糕面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03豆馅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04捏糕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05捏糕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06糕坯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07炸糕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08吃糕

[原创图文]吃油糕 步步高 - 影子 - 影子之美

 

  评论这张
 
阅读(965)| 评论(2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